顶部横幅

热门搜索: 秋拍  秋拍  秋拍

在线客服热线:

15321310303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近现代书画 > 书法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作者:新中国人民艺术网   时间:2019-12-04   人气:4482次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华祝三多图 立轴 设色绢本 (1.67亿元,2011年7月西泠印社)

款识:仰乔先生封翁大人开八荣庆。伯年任颐写。钤印:任颐印(白文)、任伯年(白文)

《华祝三多图》又名《华峰三祝图》,所绘的是一个历史典故,出于庄子的《天地》篇。是讲古帝尧出巡至华封古地的一个深山丛林中,华封人向尧三祝,尧三次辞谢的故事,表现了尧的君子之风和华封人对圣人的讽谏,是一个极富有哲学意蕴的古老主题。而这一典故却在任伯年的笔下展现得栩栩如生、淋漓尽致。此图所绘随尧出巡的侍女,武士和马佚,一行七人从透明的阳光里来到茵润蓊郁的丛林里。华封三老从架临飞泉的石梁上迎过来。在画面的中幅组成了复杂的人物群,一株大树隔为两组,人物相向围着,洋溢着欢悦的情调。居于画中心的是帝尧,但目光所向,却集中在画右边的三个老人,古貌奇伟,不知其有几多寿。尧的随行个个器宇轩昂,更衬托了尧的帝王之姿。人物与环境结合得那么自然,而又不可移易。高树茂林,昂然直上,潺潺流泉,横贯眼前;画面浓荫下露出空白,更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充满阳光的地方。三度空间的安排,运用了传统的三远法透视。而人物画得古透浑厚,重彩大色,石青石绿的主调上,人物衣着五彩缤纷,仕女衣饰上勾着闪光的金色,岸草溪花更点缀得春光融融;芭蕉的翠绿映着洁白的流泉,浓翠的树林间时而闪出朱砂的藤叶,处处散发着抒情的气息。全幅诗情荡漾,光感,空间感、色彩感、音乐感,交织成美妙的图画。由此可见任伯年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着意描绘艺术意境的卓绝造诣。任伯年很少在画上题诗,可是他的作品却很富有诗意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酸寒尉像 立轴 纸本设色 1888年作 浙江省博物馆藏

款识:酸寒尉像。光緒戊子八月,昌碩屬任頤畫。鈐印:任伯年宜長年(白文正方)、頤印(白文正方)

题跋:尉年四十饒精神,萬一春雷起平地。變換氣味豈能定,願尉莫怕狂名崇。英雄暫與常人倫,未際升騰且擁鼻。世間幾個孟東野,會見東方擁千騎。

任颐曾多次为吴昌硕画像,形态各不相同,而此件最为精彩。吴昌硕早期在上海任一小官,时值盛夏,日中归来,疲乏至极,又不得不强打精神。任伯年见之,触动画思,当即为之写照。画中吴昌硕穿全套官服立于赤日炎炎之下,马蹄袖交拱胸前,凝视端正,意态矜持而又酸楚,其状可哂。淡笔草草勾写面部,略加皴擦。马褂、长袍直接用色墨即兴随手写来,巧妙地把花卉没骨法融会于立意构思之中,浓淡得宜,色中见笔,气势非凡,别开生面。通幅一气呵成。这件作品充分表现出任颐超群出众的艺术才华。此图作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),吴昌硕时年四十五岁,任颐约五十岁。畫面左上方有與吳昌碩亦師亦友的書家、學者楊峴所作長詩題跋,當是這位七旬長者對逆境中的吳昌碩殷殷的勉勵與期許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芜青亭长像 1883年作 浙江安吉县博物馆藏

《芜青亭长像》是任伯年为吴昌硕画的第一幅肖像画。1883年3月,吳昌碩赴津沽在上海候輪期間,首次在“頤頤草堂”裏拜望了慕名已久的海派書畫翹楚任伯年,這也是他們兩人的初次見面。畫裏的吳昌碩身著長衫,席地而坐,雙手放入袖中,目光炯炯有神,氣質溫文爾雅,頗有些少年老成。吳昌碩三十多歲時從故鄉遷往安吉城裏,他的新寓所裏有一個小園子,園中草木叢生,無人修葺,遂名為“蕪園”。吳昌碩盡心打理園子,不僅有修竹,還種植了三十多株梅花。這園子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感情,現在要離家外出,難免傷感。而任伯年構思的細膩精巧之處,就在於以蕪園為背景,前景是兩棵樹,依稀有著他成長的軌跡。此畫款曰:“蕪青亭長四十歲小影。癸未春三月,山陰弟任頤寫於頤頤草堂。”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外祖赵德昌夫妇肖像 1885年作

此画是任伯年晚年肖像画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作之一。画的右侧署款:“外祖德昌赵公既祖妣魏太孺人之像”,从落款的年号可知,是任伯年45岁时为外祖赵德昌夫妇所画。画面背景为纸本素色,人物穿着传统服饰,高低相邻地坐在一起,表情安详从容。老者披着深灰色的毛皮大袄,双手拱入袖内,老妇人左手扶龙头拐杖,右手执佛珠。人物下方铺的是云鹤图案的地毯,寓意“云鹤仙境”,意为健康长寿、和平祥瑞。此画的重点在于对人物五官及神态的刻画,面部凸凹的明暗体积仍然以线描为主,轮廓的转折处再施以干笔皴擦和淡墨渲染稍加强化,增加其脸部轮廓的厚重感。人物的衣纹褶皱以典型的“钉头鼠尾笔法勾描,衣服底色又以湿墨淡彩渲染,画面清新雅致、宁静和谐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范湖居士(周闲)四十八岁小像 1867年作

周闲,字小园,号范湖居士,流寓吴门,卖画自给。图中周闲头戴草笠,面庞清瘦俊逸,手执长杖,衣带飘举,意气风发。衣纹勾勒用传统的春蚕吐丝描法,中锋用笔,线条延绵不断,面部用墨骨法细线勾勒,形体准确,略用淡墨渲染结构,后敷以淡彩,表情生动,体现了周闲孤高和寡的精神面貌,使形与神达到完美的结合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葛仲华像 1873年作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沈芦汀读画图 设色纸本

《沈芦汀读画图》是任伯年肖像画钉头鼠尾样式的代表作。衣纹采用笔力遒劲的钉头 鼠尾描法,线条的组织疏密有致,工写之间恰如其分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人物肖像 纸本设色 立轴 1871年作

款识:赵卿仁兄大人五十之像。同治辛未嘉平吉日,写于春申沪上。伯年任颐。钤印:任颐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高邕之二十八岁像 上海博物馆藏

此幅是任伯年为高邕所作的三幅肖像画中的一幅。高邕(1850—1921年),为任伯年挚友,字邕之,杭州人,寓寄上海,工书,能以草书作画。宣统元年,曾在上海创立书画善会,任会长。辛亥革命后,黄冠儒服,卖字聊饥。任伯年的《高邕之像》,以出神入化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身形动态,十分生动。可以说是任氏作品中的精品。其拄杖面立、凝神注目、若有所思的神态,刻画入微,且用线劲挺豪放,肆意挥洒,转折顿挫极有力度。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赵啸云幽篁独坐图 1883年作 浙江省博物馆藏

《幽篁独坐图》形象生动,构思奇妙,堪称近代绘画史上少见的佳作。任颐的人物画 ,手法多样,博采众长,无论设色、水墨均能运用自如。得朱耷画册,他更能悟得用笔之法,虽极细之画,必悬腕中锋。他多用湿笔,运用淡墨尢有独到处。尤其是他能在写意画中掺和着水彩画法,颇有新意,形成了明快、温馨、清新而又活泼的画风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立甫伯岳大人八十二岁像 立轴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无香味图 1889年作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花容玉貌图 团扇 绢本没色 纵25厘米横2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

任颐的写意仕女画开近代画坛一代新风。图中花人相对,颜容相映,突出了画题。用笔简练,墨彩挥洒自如,不拘成法,利用留白构成画面。可谓匠心独运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人物 立轴 1863年作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公孙娘舞剑图 立轴

题识:任伯年。钤印:颐印

公孙大娘是唐代(公元618-907年)最优秀的舞蹈家之一,以舞剑而闻名于世并常应邀到宫廷表演,舞姿闻名。她继承了中国剑舞传统,又不断创造新颖舞式。民间传说她的舞姿启发了唐代诗人杜甫和书法家张旭的创作灵感。杜甫年轻时曾观赏公孙大娘之舞,其后写下《剑器行》;张旭从公孙大娘之剑舞的活力取得灵感,写得一手绝世狂草书法。画中公孙大娘手持双剑,只露侧脸。附在长袍上轻薄的衣带于空中随风摆动,体现出公孙大娘动作的轻盈敏捷。任颐对肉色、头发、脸和手逼真的描绘,突出了她的性格,表现了她的情绪和动作。任颐最杰出的肖像画大多绘画于十八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这些画作体现他坚实的素描基础。他彻底改变了中国肖像画的传统,大胆剪裁画中背景,加重及突出主角的人性。创作出令人感觉亲切的肖像画,正如《公孙大娘舞剑图》中所见,一幅从不会过时、能切合当代观众审美眼光的历史肖像图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麻姑献寿 立轴 戊辰(1868年)作

题识:戊辰春二月上浣,吴道子画法,任颐摹於甬上斋。钤印:小楼任颐

任伯年此幅虽较早期之作,但为任氏极用心绘写人物造形,花卉勾勒与仙鹤神态,都宗法陈老莲,而更较为清新放逸。笔墨则比前辈任薰、任熊等都为遒劲,构图精妙而层次分明,是任伯年中期代表作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加官进爵 立轴 设色纸本 同治辛未(1871)年作

款识:同治辛未十月,伯年任颐写于黄歇浦上。钤印:颐印、伯年长寿

任伯年不仅对中国近代绘画具有筚路蓝缕之功,同时也是不可取代的海派绘画开山鼻祖。他出身于民间艺术、成熟于传统艺术、精进于西洋艺术、擅名于商业社会,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进画家,影响至今不坠。以致徐悲鸿亦盛赞他是继仇英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,王雪涛则谓其用色造诣极高,尤其用粉近百年来无与比肩者。此图作于同治辛未(1871),任伯年时年32岁,属于传统的加官进爵题材,从中可以领略其人物画的风采。任伯年的人物画早年师法陈洪绶、费晓楼、任薰、任熊等人,其奇伟夸张的人物造型得益于陈洪绶,装饰性极强的铁线描则取法自任薰。此时的任伯年已经吃透任薰笔意,深于老莲画风,艺术生涯步入成熟期。画中男子身材颀长挺拔,双手护持加官手诏,开相俊朗而饱满,一双丹凤眼神情俊逸潇洒,美髯翩翩,一派气宇轩昂的庙堂之气,不禁使人肃然起敬。一旁的侍女形容端丽,长裙飘逸,手托金盘将凤冠奉与男子,并左顾而回眸瑞鹤。瑞鹤抬起一足,举首注视着男子,似乎是天上派来的使者,祝贺男子的高升。全图一气写就,长线行笔迅疾,盘曲回折,神完气足。面部与手的勾勒细腻流畅,肤色层层烘染,富有质感。人物衣纹多用钉头鼠尾描,在叠笔组合之中构成了婉转顿挫 的韵律,起迄回旋,姿态万千。画家巧妙地融会了古今人物画法,造型与笔墨皆臻于的完美统一的境地。这一吉祥题材在他笔下不落俗套,融入了传统笔墨韵味与新兴商业文明带来清新气息,因而成功具备了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。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任伯年毕生苦心练就的线条功夫,看似轻松随意,信笔而为,实则每一根线条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,让高古衣冠包裹下的人物,变得丰满自信,切合此图祥和而隆重的氛围。人物服饰处理上也是可圈可点。任伯年安排了丰富服饰细节,男子的高冠、发簪、腰带以及诏书的别子,女子的发型、头饰、流苏等道具体现了人物画家不可或缺的服饰考证功力,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这一祝贺场景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拱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南京博物院藏

任伯年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、陈洪绶、费晓楼、任熊等人。工细的仕女画近费晓楼,夸张奇伟的人物画法陈洪绶,装饰性强的街头描则学自任薰,后练习铅笔速写,变得较为奔逸,晚年吸收华岩笔意,更加简逸灵活。此为四屏失群之一,图绘《拱寿》之吉祥题材。古拙怪诞的人物造型特征似陈洪绶,以细笔描绘人物青丝,淡墨写面部、手指;在对象面部、手部的刻画中,渗入了极强的素描关系。面部都用极细致的白描勾勒,渲染时,中西融合,明暗对比不强烈,利用冷暖色的变化来表现体积感,层次分明,画面简练。衣纹线条流畅,起笔多顿点,用富有装饰性的钉头鼠尾描形成有节奏的白描效果。正是因为任伯年抱着积极和包容的艺术态度,接受并有选择地运用了西画中的造型技巧和手段,才使得他的人物画突破了明清束缚久矣的陈规旧路,开创了一条中国画传统与西画相结合的人物绘画发展的新路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八仙 立轴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高逸图 绢本 乙亥(1875年)作

题识:辉山仁兄大人雅属即正。乙亥夏日,伯年任颐写于沪。钤印:颐印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人物 立轴 1889年作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加官进爵 镜片 设色纸本 丁丑(1877年)作

款识:光绪丁丑仲秋,伯年任颐写于春申浦上。钤印:任颐之印、伯年

任伯年的人物画是晚清“海派人物画”的代表。取老莲、新罗一脉,自成一家,成为传统有史以来最为突出的写意人物画大师。此件作品,画家取传统吉祥寓意,作人物画。名曰:加官进爵。图中,一古装官人端坐于席,身后一迭衣服上放置一“冠”,“冠”与“官”谐音,加冠是指加官之意。前面有一人双手高举青铜爵杯过头,意味高高进爵。“爵”乃古代饮酒的器具,寓爵位连连高升。画中人物以钉头鼠尾描写出,周围山石树木皆以淡笔皴擦,整幅画设色淡雅,人物情怀高古,寓意吉祥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侠客图 立轴 1876年作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人物 立轴 1878年作

款识:光绪戊寅夏五月伯年,任颐写于沪上。钤印:颐印、伯年

此画近任薰笔意,高古奇骇,趣与神会,深得笔墨神髓。人物形象夸诞、伟岸,以钉头鼠尾描法入画,行笔方折,起落有致,刚健复而婀娜。线条刚柔并济,略带金石意味。枝叶簇生,密密匝匝,尤见作者传统画工之深厚。
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道家炼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42.6厘米横34.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

此图写道士炼石,取纵向构图,淡墨疾笔钩斫奇石。人物面部刻画细致,神情生动传神。背后的苇草以双钩填彩写出。画面由下至上,形成色彩上的流动和笔法上的疏密变化。体现出作者小写意人物画的精湛技艺。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老子授经图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老子授经图 1880年作

史称老子见周将乱,乘青牛西出函谷关,关令尹喜先见其真气,知真人将过,果见老子,尹喜请其著书,遂得《道德经》五千言。此图正是尹喜拜见老子的场面。老子仙风道骨,须发皆白,神安气闲。人物着重面部的渲染刻画,线条简逸灵活,色彩清淡。青牛以干笔皴擦出皮毛质感,双目圆睁上视,神态可掬。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女娲炼石 立轴 设色纸本 1881年作

款识:光绪辛巳嘉平将望,伯年任颐写于海上古香室西楼。钤印:任颐印

任伯年从前人优秀的绘画传统中汲取营养,融各家之长,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。其花鸟人物受陈洪绶影响最大,这幅仕女图就无不体现着陈老莲古拙怪诞的事物造型特征。以清圆细劲的笔力画山石作陪衬,仕女低眉默坐于石头旁边,若有所思。细笔描绘仕女的黑丝盘发,淡墨修饰面部;衣纹线条流畅,起笔多顿点,富有节奏感。石头设色清淡而有古韵,雅致明快;以夸张奇伟的手法画仕女,灵活巧趣,笔墨不多而能得其神情。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风尘三侠 立轴纸本 光绪癸未(1883年)作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888年作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小红低唱我吹箫 1889年作

本图是写诗意之画。诗意委婉清幽,含几分伤感,画亦随之同调。任氏作画用笔多激亢,节奏感强烈。本图却平和简静,人物动态十分入情,女子低唱的面部表情与手势刻画得尤其精微传神。松姿的运笔也变以往常见的苍劲奇崛为柔润婀娜,更烘托出本图所画诗意的深沉情境,实为其晚期绝妙佳作,极耐人寻味。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龙女牧羊 镜心 设色纸本 1881年作 商承祚、仇采、夏仁沂、胡小石题跋

任伯年人物作品

苏武牧羊 设色纸本 壬午(1882年)作

下一篇:丰子恺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